香港最强品牌30强发布

WPP集团旗下品牌设计与咨询公司Design Bridge and Partners扬特设计同盟和Kantar凯度发布Kantar BrandZ中国香港最强品牌30强排行榜。该报告评估了9个类别、共129个品牌在过去两年内的品牌力表现。
此次Kantar BrandZ香港的品牌资产报告列出最具品牌文化影响力和品牌资产最强的品牌 。报告的评分标准按各大品牌与消费者建立的情感联系、品牌竞争力、以及对消费者重要性三大范畴评估品牌的文化力量和品牌价值。事实证明,拥有更强品牌力的企业能够提供卓越的投资者回报,在危机时期能够表现出更强的韧性且恢复能力更强。在这份首次发行的Kantar BrandZ报告中,Kantar和Design Bridge and Partners结合了客观的数据分析和企业的品牌战略规划的理念,就企业如何投资及发挥品牌影响力提出详尽见解。
排名第一的是汇丰银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之一。第二名是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其次是交付应用程序Yuu,位居第三。第四名和第五名分别是香港公共交通网络港铁的生活方式APP和麦当劳。
报告的调查结果揭示了香港最强品牌成功背后的关键原则。香港是一片对比鲜明的土地,拥有独特的文化和商业环境,是一个将本地与国际、创新与怀旧、价值与奢华、实体与数字体验融为一体的城市;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存异的城市。
全球品牌与本地品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报告揭示的一个关键对比是本地与国际的对比。尽管在 Covid-19 疫情期间进行了封锁,香港仍然是一个拥有全球知名品牌的国际大都会 - 榜单上前10名中有5个是香港本地品牌,而汇丰位居榜首。这种强烈的本地特色和底蕴,加上国际视野和影响力,是创造力和有效设计的熔炉——香港最强大的品牌代表了这两种价值观。正如汇丰银行的一项品牌活动所述,“香港受到世界的启发,世界也受到香港的启发”。
创新与怀旧在香港双轨并进
报告中出现关于品牌的另一个对比是创新与怀旧。香港对新奇事物有着永不满足的追求,企业和消费者欣然接受并常常引领市场和技术创新。然而,也有许多品牌有效利用其品牌底蕴,或者利用了过去的怀旧元素和家庭价值观。一些独特的香港传统似乎也重新被重视起来,例如失去了制作霓虹灯、手工雕刻麻将牌和“竹打面”等技能。这表明人们对代表香港传统独特性和个性的品牌和产品的自豪感越来越强。
热爱奢侈品的同时更追求“性价比”
报告还揭示了“追求性价比”这一主题。香港人喜欢讨价还价,做价格对比;这解释了为什么如此多的品牌要提供巨大的折扣力度或帮助消费者解锁最优惠的价格背后的原因。然而,奢侈品市场仍然强劲,并且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奢侈品企业在营销中激发了消费者购买欲。不过,对奢侈品的热爱和追求“性价比”并无抵触,对香港消费者而言,一切在于其价值。
强大的品牌提供完美的数字和实体体验
与其他市场一样,客户需求是香港品牌体验的核心。尽管疫情加速了香港的数字化进程,但香港的各大品牌也认识到“现实生活”(IRL) 体验的重要性,这仍然是整体客户体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在一个既重视在街市购物的触觉体验,又重视在金融机构中交易安全性的地区中,最强大的品牌已经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混合的IRL/数字体验。无论消费者参与哪种领域,品牌都能理解客户的需求。
香港最强品牌30强榜单:
1 汇丰银行 银行 2 国泰航空 航空公司 3 Yuu 生活应用程式 4 港铁 公共运输 5 麦当劳 休闲餐饮 6 恒生银行 银行 7 友邦保险 保险 8 数码通 通讯供应商 9 FoodPanda 生活应用 10 宏利保险 保险 11 中国银行 银行 12 CSL 通讯供应商 13 开饭喇OpenRice 生活应用 14 资生堂 女性美容护肤 15 香港航空 航空公司 16 保诚保险 保险 17 大家乐 休闲餐饮 18 中国移动 通讯供应商 19 劳力士Rolex 奢侈品 20 Chanel 奢侈品 21 半岛酒店 酒店 22 Deliveroo 生活应用 23 SK-II 女性美容护肤 24 3 通讯供应商 25 四季酒店酒店 26 香格里拉 酒店 27 安盛保险 保险 28 渣打银行 银行 29 肯德基 休闲餐饮 30 香港宽频 通讯供应商
“未来世界将给品牌及其业务带来更多挑战,消费者的期望更难以满足,市场趋势也更难以预测。但重视品牌发展的企业,尤其是在颠覆和波动的时代,仍然可以在市场上表现出色。事实证明,伟大的品牌设计往往会带来伟大的品牌成果,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借助设计的力量,品牌可以将各个不同的方面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品牌并创造独特的含义。”
— Hannah Duley, Design Bridge and Partners香港办公室董事总经理
“Hong Kong has always been seen as a land full of contradictions. This inaugural report reinforces this juxtaposition clearly as we see how dramatically different brands appear side by side in the rankings. With this in mind, pinpointing the DNA of a HK brand we found was a difficult task and in the end, we realised that it was a futile one as there is no one way to define what a Hong Kong brand truly is – they have dual utility and leverage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no matter the context.” “香港一直被视作是一片参差多态的土地。此次推出的首份报告更证实了这一杂糅并蓄的状态: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有着天壤之别的品牌并肩出现在榜单之中。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发现想要准确定位香港品牌的DNA之所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最终我们意识到努力只会是徒劳,因为定义一个香港品牌真正是什么的方法并不存在——因为无论身处何种语境,它们总能做到一体两面,立身于中西世界之间并找到最优解。”
— Jason Spencer, Kantar BrandZ董事总经理
点击此查看报告 kantar.com





发布会现场照片,2023 年 6 月 20 日于香港。